便携式烟气检测仪:正确的使用方法与实操指南
便携式烟气检测仪的使用步骤:
(一)开机与参数设置
长按设备电源键3秒,设备开机后进入自检界面(自检时间约30秒,期间会自动检测传感器、采样泵、显示屏等部件是否正常,自检失败需根据提示排查故障);
自检通过后,进入“检测模式”选择界面,根据需求选择“单点检测”(检测单次样本,适用于抽检)或“连续检测”(持续采集数据,适用于监测浓度变化);
设置检测参数:
气体参数:勾选需检测的气体(如CO、O₂),设置各气体的报警阈值(参考相关标准,如锅炉尾气CO报警阈值设为800ppm,O₂报警阈值设为18%);
采样参数:设置采样流量(如0.5L/min)、采样时长(单点检测设为30秒,连续检测设为无时间限制,直至手动停止);
数据保存:开启“自动保存”功能(每检测完成1次,自动保存数据至设备内存,内存通常可保存1万条以上记录),便于后续导出分析。

(二)现场采样与检测
采样探头安装:
若检测烟道尾气,需将采样探头通过烟道上的检测孔插入烟道内,插入深度≥烟道直径的1/3(确保采集到管道中心区域的代表性烟气),探头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一致(偏差≤15°),避免逆流导致采样不准确;
若检测汽车尾气,需将探头对准汽车排气管出口,距离出口5-10cm,确保探头不被排气管高温烫伤(可使用加长采样管,避免手部靠近高温区域)。
启动采样与检测:
点击设备界面“开始检测”按钮,采样泵启动,烟气经采样探头、管路进入设备内部,先经过预处理系统(冷凝脱水、二次过滤,去除水蒸气与微小颗粒物),再进入传感器检测单元;
检测过程中,实时观察显示屏数据:
若数据波动较大(如CO浓度在100-500ppm之间剧烈变化),需检查采样探头是否松动、管路是否堵塞,或调整采样流量至稳定范围;
若触发报警(如CO浓度超过800ppm,设备发出声光报警,声音≥85dB,灯光红色闪烁),需记录报警时间与浓度峰值,同时告知现场负责人采取整改措施(如调整锅炉燃烧工况)。
检测完成与数据记录:
单点检测:采样时长结束后,设备自动停止采样,显示本次检测的平均值、最大值、最小值(如CO平均浓度200ppm、最大值250ppm、最小值180ppm),点击“保存数据”,记录检测时间、地点、设备编号等信息;
连续检测:若需停止检测,点击“停止检测”按钮,设备自动保存检测期间的所有数据,生成浓度变化曲线(如10分钟内CO浓度变化趋势图)。
(三)检测后操作
设备清理:
关闭采样泵,拔出采样探头,用洁净空气吹扫探头与管路(吹扫时间5分钟,去除残留烟气与粉尘,避免腐蚀设备内部部件);
若烟气含腐蚀性成分(如SO₂、Cl₂),需用中性清洗剂(如5%碳酸氢钠溶液)冲洗探头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,晾干后存放;
更换用过的粉尘过滤芯,将旧滤芯放入专用垃圾袋,避免粉尘污染环境。
数据导出与分析:
通过设备的USB接口连接电脑,打开设备配套的数据分析软件,导出检测数据(支持Excel、PDF格式);
分析数据:对比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(如GB13271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),判断是否超标,若超标需生成检测报告,注明超标项目、超标浓度、整改建议;
数据备份:将导出的数据备份至电脑或云端,避免数据丢失,同时删除设备内过期数据(如3个月前的检测记录),释放内存空间。
设备存放:
关闭设备电源,将设备、备用电池、充电器、滤芯等配件放入专用收纳箱(避免挤压、碰撞);
存放环境需满足:温度0-40℃、湿度≤80%,无腐蚀性气体、粉尘,避免阳光直射、靠近热源(如暖气、炉灶),长期不用(超过1个月)需每月开机一次,检查设备状态,防止传感器老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