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当前位置:首页新闻中心智能烟气分析仪使用须知:安全、准确操作全指南

智能烟气分析仪使用须知:安全、准确操作全指南

更新时间:2025-08-21点击次数:52

 

智能烟气分析仪是用于检测锅炉、燃烧器、工业炉窑等设备排放烟气中多种气体成分(如O₂、CO、NO、NO₂、SO₂、CO₂等)、温度、压力、燃烧效率等参数的精密仪器,广泛应用于环保监测、能效诊断、设备调试与维护。为确保测量结果准确、设备使用寿命长及操作安全,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须知:  
一、使用前准备  
检查仪器状态  
电量充足:开机前确认电池电量充足或连接适配器供电,避免测量中途关机。  
传感器状态:查看仪器自检结果,确认各气体传感器(尤其是O₂、CO)在有效期内且未中毒或失效。  
采样系统检查:  
检查采样管、导气软管是否畅通、无弯折、无破损。  
检查过滤器(粉尘过滤片、水分捕集器)是否清洁或需要更换,堵塞会影响采样流量。  
检查水Trap(冷凝水收集瓶)是否清空,防止倒吸损坏传感器。  
环境与安全确认  
避免在易燃、易爆、高湿或强电磁干扰环境中使用。  
确保测量现场通风良好,操作人员佩戴防护装备(如手套、护目镜),防止接触高温烟气或有害气体。  
开机与预热/校准  
在洁净空气环境中开机,仪器将自动进行预热和自检。  
必须进行新鲜空气校准(归零):待仪器提示或等待足够预热时间(通常3-5分钟)后,执行“自动归零”功能,确保O₂、CO等传感器基准准确。  
如有条件,建议使用标准气体进行量程校准(定期或关键测量前)。  
二、测量操作规范  
采样探针插入  
将采样探针垂直插入烟道测孔,插入深度应超过烟道内径的1/3,避免吸入外部空气影响测量。  
探针前端应朝向烟气流向(迎流),确保采集到代表性烟气样本。  
注意高温防护,使用隔热手柄,防止烫伤。  
启动采样  
开启仪器采样泵,观察流量指示是否正常(通常为0.5-1.5L/min)。  
等待读数稳定(尤其CO、NOx等响应较慢的气体),通常需1-2分钟,再记录数据。  
多点测量与数据记录  
对于大型烟道,建议进行多点测量,取平均值以提高代表性。  
充分利用仪器的数据存储、蓝牙传输或打印功能,及时保存测量时间、地点、工况、各气体浓度、温度、效率等数据。  
避免工况  
严禁测量超过仪器量程的气体浓度(如CO>4000ppm),否则会损坏传感器。  
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浓度SO₂、NO₂、H₂S等腐蚀性气体,测量后应及时用洁净空气吹扫。  
三、测量结束与关机  
清洁采样系统  
将采样探针从烟道取出后,不要立即关机!  
将探针置于洁净空气中,继续运行仪器采样泵5-10分钟,吹扫管路和传感器腔体内的残留烟气和水分,防止腐蚀和交叉污染。  
清空与更换耗材  
倒空水Trap中的冷凝水。  
检查并更换已变色或饱和的过滤片。  
关机与存放  
关闭采样泵,再关闭主机电源。  
将仪器、探针、软管等部件清洁后,放入专用仪器箱内,存放在干燥、阴凉、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。  
四、安全警示与禁忌  
❌禁止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开机或更换电池。  
❌禁止用水或液体直接冲洗仪器主机或传感器。  
❌禁止在未进行“新鲜空气校准”前进行烟气测量。  
❌禁止将采样管倒置或使冷凝水倒流入仪器。  
⚠️警惕CO等无色无味有毒气体,测量时保持警惕,必要时使用外部报警器。  
五、维护与保养  
定期标定: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,每6-12个月送专业机构进行计量检定和校准。  
传感器寿命管理:关注传感器使用寿命(O₂传感器通常2-3年,电化学传感器3-5年),到期及时更换。  
软件更新:定期检查并更新仪器固件,获取新功能和性能优化。  
智能烟气分析仪是保障燃烧效率与环保合规的重要工具。遵循“一准备、二校准、三规范操作、四吹扫、五定期维护”的原则,才能确保每一次测量都安全、准确、可靠。忽视使用须知不仅会导致数据失真,更可能损坏昂贵的传感器,缩短仪器寿命。